4月15日,美国经济呈现出一种“分裂”的叙事。一方面,白宫坚称经济基本面稳健,不会陷入衰退;另一方面,消费者与市场却愈发感到不安。一项由纽约联储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,3月份消费者对通胀、就业和股市的担忧显著增加,反映出信心持续疲软。
这份数据与白宫的表态形成鲜明对比。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·哈塞特(Kevin Hassett)在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时表示:“我们百分之百不会在2025年陷入经济衰退。”他还强调,有“超过10个国家”向美国提出了“非常优越”的贸易协议提案,支持特朗普的关税政策。
然而,市场并不完全买账。周一,美国股市在没有重大关税进展的背景下出现温和反弹。标普500指数上涨0.79%,道琼斯上涨0.78%,纳指上涨0.64%。市场情绪暂时缓和的原因之一,是特朗普政府在最后一刻对部分电子产品的关税豁免政策。
尽管如此,波动性仍未消退。摩根士丹利策略师警告投资者,“不要被最近的关税让步蒙蔽”。他们在题为《骗我一次,怪你;骗我两次,怪我自己》的报告中写道,未来特朗普可能反复调整关税策略,市场不应放松警惕。
与此同时,**美联储理事沃勒(Christopher Waller)**表示,他认为特朗普关税对物价的影响“可能是暂时性的”。不过,他也承认,2021年美联储使用“暂时性通胀”一词最终被证明是错误判断,但这不应阻止政策制定者再次使用类似的分析框架。
在市场结构层面,“零到期日(0DTE)”期权交易量激增,也是近期波动性的幕后推手之一。UBS分析指出,这类当日到期的期权工具增加了盘中剧烈波动的频率,使市场更加难以预测。
另一个引发热议的议题是供应链。特朗普政府坚称其关税政策将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,但一项 CNBC 供应链调查发现,超过七成企业表示不会回流,主要因为成本高和缺乏熟练工人。相反,企业更倾向于寻找低关税国家重新布局生产。
Nvidia也公布新计划,宣布将在美国本土建设AI超级计算中心,并通过与台积电合作,在凤凰城投产新一代Blackwell AI芯片,未来四年投资额可达5000亿美元。这一举措获得市场积极反响,被视为美国制造业转型的希望。
总的来看,美国当前经济呈现出消费端情绪下滑,政府端信心高涨的“两极景象”。接下来,投资者将继续关注通胀数据、4月非农报告、以及特朗普政策走向,以判断经济是否会如白宫所言“稳中向好”,还是如消费者所感“风险在积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