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在白宫玫瑰园宣布了一项大规模关税计划,正式启动所谓的“经济独立日”。在其签署的行政令中,美国将对来自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商品征收新的“对等关税”,并对所有未被特别说明的国家施加10%的基础性关税。这一政策震动了全球市场,标志着一场可能重塑全球贸易格局的新一轮贸易战拉开帷幕。
特朗普表示,此举旨在实现“美国再繁荣”,称关税将迫使外国市场开放、刺激本国制造业,并最终带来“更多就业和更低价格”。他强调,“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之一。”
根据公布内容,中国成为主要打击对象之一,自4月9日起,美国将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总共征收54%的综合关税(此前已有20%,此次新增34%)。此外,汽车进口关税也将从午夜起提高至25%,引发全球车企担忧。
不过,加拿大和墨西哥暂时被豁免,仍按现有关税框架执行,但特朗普保留未来加税的可能性。而针对澳大利亚,特朗普则特别点名批评其禁止进口美国牛肉,认为不公平,并宣布立即对澳大利亚牛肉征收关税。
值得注意的是,医药品、半导体、铜、木材、部分能源和稀有矿物等产品暂不列入本轮对等关税范围。但白宫也警告,这些商品未来不排除加税可能。
市场对此反应激烈。特朗普宣布关税后,美国主要股指在盘后交易中大幅下跌。标普500 ETF跌幅达2.2%,纳斯达克100指数跌超3%。与此同时,黄金和美债作为避险资产则出现上涨。
民主党与部分共和党议员对此表示强烈反对,担忧关税将推高通胀、增加企业运营成本,甚至引发全球经济放缓或“类滞涨”风险。新泽西州议员戈特海默表示,“这不是解放日,而是美国消费者成本上涨的开始。”
另外,墨西哥和加拿大领导人在通话中表示将“加强区域贸易合作”,以应对可能的不稳定局势,并保留对美国反制的选项。
特朗普的这一决定已在美国国内引发广泛政治争议,参议院部分议员正推动通过一项否决总统“国家紧急状态”关税授权的决议,虽短期内不会直接阻止执行,但显示国会对总统滥用关税工具的不满日益上升。
市场接下来将密切关注其他国家是否会采取报复性关税,以及特朗普是否会扩大对药品等关键领域的打击。投资者短期内应高度警惕市场波动风险,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已出现降温迹象的背景下。